健康养生小贴士

华熙生物前 IR 爆料财务造假 45 万字?公司紧急发声已报案

华熙生物前 IR 爆料财务造假 45 万字?公司紧急发声已报案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我,David,没有自杀倾向;如我遭遇不测,那绝非我的本意……这是留给家人和世界最后的证据……”7月25日深夜,一条不自杀声明的朋友圈

周末,有人声称曾是华熙生物的IR的李振发准备对公司进行举报,这一消息让3.2万名股东紧张不安,担心周一开盘时股价会遭遇暴跌。这举报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华熙生物又将采取何种措施应对,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举报风波来袭

造假公司案例__谎报假案

李振发,曾担任华熙生物的IR,在朋友圈中表示将进行举报,举报内容涉及公司治理和财务合规等关键问题。他声称掌握了一份长达45万字的内部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提交给监管机构。这一消息在周末传出后,引发了投资者对周一华熙生物股价可能剧烈波动的担忧。毕竟,华熙生物作为A股医美行业的领军企业,市值高达259亿元,背后拥有3.2万名股东。

_造假公司案例_谎报假案

举报人过往劣迹

公司方面表示,举报人李某在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担任市场部总监的时间不过短短18个月。2018年,他涉嫌利用注册第三方公司的手段,骗取了本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这一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这样的举报者带有“不良记录”,使得整个事件变得更加复杂。

_谎报假案_造假公司案例

公司积极回应

公司对举报者提出的涉及财务舞弊、管理混乱等关键指控予以回应,强调今后将积极配合监管机构,持续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对社会关注的问题作出反馈。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目前的A股总股本达到4.81亿股,过去三年市值大幅缩水超过千亿,公司迫切需要稳定当前局势。

造假公司案例__谎报假案

业务结构困境

在业务构成方面,自2023年开始,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收入比例有所减少,同时,原料产品收入比例也在持续降低。尽管医疗终端业务实现了显著增长,但这一增长幅度尚不足以填补主营业务缩减的空缺。在行业中的“玻尿酸三巨头”均面临业绩瓶颈,其中华熙生物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

行业竞争激烈

华熙生物今年与巨子生物在技术和市场口碑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昔日被誉为“玻尿酸之王”的华熙生物,其市值从最高点的1400亿骤降至259亿,而巨子生物的市值则一度冲破900亿港元,目前维持在619亿港元。今年5月17日,华熙生物公开发声,指责多家券商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推广中夸大其词,同时贬低透明质酸。

概念炒作难继

巨子生物一度成为医美领域的热门股票,然而,其核心产品成分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后,股价在短短两个月内大幅下跌,市值损失超过三成。目前,单纯的概念炒作难以维持,只有那些真正具备技术优势和产品实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华熙生物能否再次达到顶峰,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谎报假案__造假公司案例

大家对华熙生物能否成功渡过这次举报风波持有怎样的看法?若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不妨点个赞,或者将它分享出去!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