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虚汗的原因与治疗

宝宝退热后一直出汗怎么办?这些注意事项要知晓

宝宝退热后一直出汗怎么办?这些注意事项要知晓

病情分析:宝宝退热后一直出汗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因宝宝体表面积大,散热多,出现低体温情况,可以多饮用温热水或者温热奶,增加衣物、包被等。2、不显性失水多,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孩子体温恢复正常后持续出汗,常常让父母感到担忧,一不小心就可能使孩子面临新的健康问题,究竟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请继续阅读。

了解出汗原理

人体内部设有温度控制核心,它如同一个细心负责的小助手,一直负责保持体温稳定。孩子体温升高时,家人通常会给他们吃能够缓解发热疼痛的药物,这类药物的作用是使身体认为舒适的温度标准降低,因此身体会通过大量出汗的方式把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就是这类药物中的一种,很多孩子服用后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

体温升高是人体抵御感染的自然表现,而服用退烧药物能够协助身体更迅速地恢复正常温度。通常情况下,婴儿服用药物半小时左右,会开始出汗,并且体温慢慢降低。不过,如果出汗量过大,可能会引发一些状况,需要家长特别关注。

警惕低体温情况

婴儿的皮肤表面积比较大,当出汗多时,热量散失得很快,他们很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的问题。如果体温降到36度以下,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举例来说,在寒冷的冬季,北方有个孩子退烧后出汗,体温降至35.5度,小脸都冻得发红。

宝宝体温若偏低,家长可以让他多喝些热水或热牛奶,以此补充水分和能量。同时,可以适当为他增添衣物,或者给他盖上包被,帮助保暖。不过,要注意不要包得太紧,以免妨碍身体正常的散热功能。

应对手脚冰凉

孩子体温下降时身体会继续出汗,隐性水分流失加剧,血液在体内流通的量随之降低,因此容易感到四肢发凉。一位来自南方的母亲注意到孩子退烧后,小手小脚摸上去很冷,她为此感到非常担忧。

此刻,大人能够帮孩子揉搓手脚,以便让血液流转更顺畅。另外,应当立刻给孩子补充液体,例如饮用些微咸的水,以此来保持身体里各种矿物质成分的稳定。倘若孩子手脚发凉的状况持续不见好转,并且精神面貌也显得不佳,就应当马上去医院就诊,在必要时通过静脉注射来补充水分和营养。

补充水分要点

婴儿出汗过多会流失大量体液,必须及时补充液体。通常情况下,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摄取一百到一百五十毫升的液体。家长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喂水方式,每十五到二十分钟喂一次,每次喂食十到二十毫升。

除了白开水,也可以给宝宝少量饮用果汁,但要避免过甜。如果宝宝对喝水不感兴趣,家长可以尝试用小勺慢慢喂食,或者借助滴管将水滴入宝宝口中。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有助于身体尽快康复。

监测体温波动

孩子身体降温并且出汗的时候,大人需要仔细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可以每过一两个小时给孩子测量一次体温,看看体温是继续往下降还是开始往上升。比如说有个孩子退烧后体温降到了36.5度,可过了两个小时又回升到了37.5度。

出现体温不正常的情况,比如体温一直偏低或者再次升高,要立刻想办法处理。如果体温达到了38.5度,应该再次找医生商量是否要用药。

关注精神状态

孩子的精神面貌是评估健康状况的关键依据。当孩子退烧之后却显得无精打采,总是昏昏沉沉,仿佛变成了一个爱困的小家伙,家长需要引起注意。例如,有些孩子退烧后一直哭个不停,或者对以前喜欢的玩具也提不起兴趣。

要是孩子精神萎靡不振,甚至伴有恶心、痉挛等情况,必须立刻带孩子去医疗机构,接受全面的检查和医治。

各位家长,孩子体温下降出汗之后,你们还碰到过什么状况?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别忘了点击喜欢和转发。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