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虚汗的原因与治疗

上海瑞金医院专家详解低热话题,正常体温范围因人而异

上海瑞金医院专家详解低热话题,正常体温范围因人而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记者今天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悉,近期不少人都遭遇了呼吸道感染。

感冒已经痊愈,可为何体温依旧不高?这让许多人感到忧虑。下面,我将详细为大家阐述关于低热的相关知识。

低热定义与波动

体温略高于正常值,但并未超过38℃,我们通常称之为“低热”。但每个人的正常体温范围不尽相同,有的人基础体温本身就偏低。此外,体温在一天中也会出现生理性的波动,比如午后可能会比早上略高,运动或进食后也会有所上升,但这种波动通常不会超过1℃。这就像上班族一样,在忙碌了一整天的工作后,体温可能会比早上稍微高一点。

发热常见病因

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发烧,比如流感季节许多人会因病毒感染而出现发热症状。其次是因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此外,还有因生理因素导致的发热,诸如精神紧张和情绪焦虑等情况也能引发。比如,学生在考试前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出现体温短暂上升的情况。

低热临床表现

低热症状往往缺乏明显特征,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或身体无力,这可能是唯一的症状。通常情况下,这种症状在清晨较为轻微,傍晚加重,午后发病,凌晨时体温下降,并且会反复出现。此外,有时还会伴有咳嗽、咳痰、夜间出汗、体重减轻等症状。以肺结核患者为例,他们可能会出现低热和夜间出汗的症状。

特殊人群关注

淋巴瘤患者、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接受肿瘤放疗和化疗的患者等,需要特别注意低热症状。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一旦感染,病毒或细菌难以被清除,低热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或反复出现。例如,肿瘤患者在经过放疗和化疗后,身体较为虚弱,更容易出现反复的低热现象。

检查与治疗建议

请定期测量体温,这样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病情。无论是否有明显诱因,出现低热症状时,都应进行必要的检查,例如进行血常规等简单的炎症指标检测。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医生还会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检查。如果患者出现头痛等不适,可以暂时使用解热镇痛药物。例如,如果患者咳嗽,可能需要进行胸片检查。

对因治疗关键

低热需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确定病因至关重要。只有明确了病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短期低热,需进行对症治疗,并密切关注体温变化,无需过度担忧,定期进行随访即可。年轻人可能因炎症反应体温升高,而老年人则可能只是低烧,甚至不发烧。

大家是否遇到过感冒后体温稍微升高的现象?若觉得这些信息对你有所裨益,不妨点个赞并转发一下!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