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旧金山CROI 2025前一天的艾滋病治疗社区研讨会亮点
周日旧金山CROI 2025前一天的艾滋病治疗社区研讨会亮点
点击上方“感染学苑” 掌握感染疾病前沿动态在周日于旧金山开幕的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 2025)的前一天,举办了一场关于艾滋病治疗的社区研讨会。
治疗中断情况
研究完成之后,所有参与者马上停止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紧接着便开始了分析性治疗中断的新阶段。这一转变对他们后续的治疗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每个人都必须开始一个新的观察期。在ATI实施满20周之后,情况并不理想,31名成员中,只有3人没有因为艾滋病病毒的再次出现而恢复ART治疗,大多数人都不得不重新启动治疗程序。
bnAb接受者表现
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bnAb治疗的患者状况更为理想。在34位接受者中,到了第20周,只有12人的病毒载量有所上升。这一数据比例充分说明了bnAb研究在推迟病毒反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可能是有史以来同类研究中比例最高的。这种显著的对比效果清楚地展示了bnAb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后续抗体注射
这项研究把第20周参与者的反弹率看作是核心指标。针对那些病毒依然被控制的bnAb接种者,他们会被安排接受额外的抗体注射,并且持续不使用ART疗法。这一做法是研究中的关键步骤,其后续效应值得我们持续跟踪,对于更全面地认识bnAb的后续效果大有裨益。
耐药情况分析
部分“快速康复者”遭遇了困境。他们的艾滋病病毒出现了变化,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对某种特定药物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程度介于10到1074之间。但是,目前尚无检测这种抗药性的方法。这种情况给后续的治疗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揭示了我们在艾滋病治疗研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病毒载量波动
并非每次病毒反弹都只是单一因素导致。不少患者的病毒水平在未检测到与较高值之间有所起伏,有的甚至高达55,000,之后他们才重新开始治疗。这种波动现象颇为复杂,为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增添了额外的挑战。
T细胞反应研究
这项研究主要分析了未出现病情复发的患者T细胞对HIV的反应情况。研究者们运用了三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这些患者的T细胞对HIV的反应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停止ART治疗后的0周到36周内,这些T细胞的反应强度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发现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允许在患者处于菲比格阶段1时,就对他们进行ART治疗。
研究设计特点
这项研究的方案设计颇具特色,它采用了开放标签的实验方法,同时并未设立安慰剂对照组。其核心目标是评估药物的安全性。鉴于bnAbs之前未曾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过相关测试,因此本次研究招募了20名志愿者。在这20人中,有3人因故被排除在外,而剩余的参与者均在菲比格阶段1被确诊,确诊后的三天内便立刻开始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这种设计有助于凸显初始治疗及时性的关键作用。
数据收集阶段
在第20周这一特定时期,我们搜集了与主要安全性和病毒抑制相关的一系列数据。这次收集是在接种最后一剂疫苗后的两周,同时也是ATI治疗进入第14周之际。这些在关键时刻收集到的数据,能够精确地展示药物的安全状况及其治疗效果。
ART重启情况
研究过程中,许多参与者被迫恢复了ART治疗方案。到了第48周,已有10名参与者因为艾滋病病毒再度活跃而重新开始了治疗。不过,仍有4名参与者即便过了48周仍旧持续使用ATI,而且他们的病毒载量要么完全检测不到,要么没有超过2000,这样的状况已经维持了1.5年之久。这一发现显示出,部分参与者对治疗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不同反弹模式
研究人员观察到,不少病例出现了病毒复发的现象。在12位受试者中,病毒的量持续增加,显示出典型的病毒反弹特征;而在另外8位受试者中,艾滋病病毒表现为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波动性反弹,这种现象在里约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确认。从这个结果来看,艾滋病病毒与bnAbs疫苗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对抗关系。
抗体浓度变化
FRESH的研究揭示,随着时间的流逝,抗体数量会逐渐减少。接种VRC07疫苗后,在22周和31周这两个时间点,两种抗体的浓度已经下降到IC50的水平,这时它们仅能中和病毒的一半。随后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或许反映了bnAbs疫苗类似的效果。这一发现提示我们,bnAbs疫苗类似的效果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关于中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研究,我们遇到了不少挑战,而且研究结果各不相同。虽然bnAb展现出了某些效果,但它的潜力还有待更深入的挖掘。在未来的研究中,我认为我们应该着力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