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防治指南:早期发现生存率超90%,如何有效预防胃癌?
胃癌防治指南:早期发现生存率超90%,如何有效预防胃癌?
世界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期,有社交媒体网红从确诊胃癌晚期到离世仅一个月,引起了不少网民的关注。胃癌夺命真的这么快吗?怎么防范胃癌呢?
网红不幸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胃癌,短短一个月后便离开了人世。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众多网友的高度关注。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关于胃癌的基础知识。
胃癌发病趋势
2024年的数据表明,在我国男性因胃癌去世的病例中,胃癌位列第三,而在女性患者中则排在第四。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我国早期胃癌患者比例从19.7%增至20.9%。这表明早期胃癌患者比例有所增加。然而,进展期胃癌患者仍占多数,几乎占到了总数的八成。
进展期胃癌生存率
术后,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差异。具体来看,术后第一年、第三年和第五年的总生存率分别是94.88%、78.51%和70.37%。这些数据看似不错,但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他们的生存状况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胃癌前期症状
胃痛虽不罕见,但初期症状常不明显。若腹痛不遵循溃疡病的典型发展路径,或者与平时感觉大相径庭,尤其是在进食或用药后疼痛加重,那就需要特别关注。胃癌还可能带来其他不适,比如以前胃病发作时食欲、体重和体力并未受到影响,而现在却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力和体重下降的情况。一旦出现这些异常表现,务必尽快就医进行检查。
胃癌诊断方法
若症状显现,应迅速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胃癌风险。胃镜检查可直观地查看胃部是否存在异常,并采集2至3毫米的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辅助诊断。在胃癌的确诊过程中,胃镜不仅有助于发现病变,而且其准确性极高,是基础诊断工具,同时也是后续治疗决策的关键依据。
胃癌高风险人群
胃癌的高风险人群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是长期生活在胃癌多发地区的人群;第二类是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癌前期疾病的患者;第三类是家族中有一级亲属患有胃癌的人,他们的风险相对较大。另外,那些饮食无规律,如频繁摄入高盐、腌制食品,以及吸烟、饮酒过量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同样需要引起关注。
胃癌治疗与传染
治疗胃癌的关键手段之一是手术,不同阶段的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各异。早期患者生存率可达94.32%,中期患者为82.56%,晚期患者为51.01%,而最晚期患者仅23.97%。如今,微创手术如腹腔镜技术已广泛采用,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治疗中也展现出良好效果。胃癌并非传染性疾病,然而,引起胃癌的病原体——幽门螺杆菌,却能够通过口腔接触和粪便途径进行传播。
请问你周围有没有人关注胃癌的预防和检查?这篇文章很值得推荐和转发,同时也期待你的观点和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