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断缴医保生二胎骗2万余生育津贴被判缓刑
宝妈断缴医保生二胎骗2万余生育津贴被判缓刑
宝妈在断缴医保期间生下二胎,根据规定无法申领生育津贴一时不甘心,铤而走险修改了生育时间,成功骗取生育津贴2万余元,最终让自己身负刑责。日前
医保断缴困境
朱某,乐清市一位30岁的母亲,自2016年10月起便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了乐清市的基本医疗保险。然而,在2022年4月至11月间,她却停止了医保的缴纳。同年10月,朱某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的出生。由于医保中断,她未能按规定领取生育津贴,这使她原本就拮据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尽管焦急难耐,朱某心里依然抱有一丝期望,坚信补交或许能够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朱某心想,医保只是中断了几个月,补缴之后应该能获得补偿。因此,她在同年十二月迅速补缴了医保,并决定继续参保。但没想到,接下来的补贴申请过程异常艰难,之前中断的缴费所产生的问题并非轻易就能解决。
申领津贴受挫
2023年,朱某带着期待,两次向浙里办提交了生育津贴的申请。然而,两次申请都未能通过。原因是她医保缴费出现了延误,中断期间她无法领取医保津贴。这个结果让朱某难以接受。她坚信自己之前已连续缴纳医保六七年,不应因几个月的缴费中断而失去资格。
朱某心里想着那笔可观的补助可能要落空,心情变得很沉重。她整天唉声叹气,感觉自己吃了很大的亏。她心里不停地抱怨:“为什么就不能稍微宽容一点?”那份不甘的情绪越积越深,她开始琢磨着要修改材料。
动了歪心邪念
朱某感到非常不满,她打算修改申请津贴的文件。她认为自己在缴纳医保的同时还生了孩子,花费了不少资金,却未获得应有的补偿,感到非常不公平。于是,在2024年4月,她将医院的出院证明和生育登记证明拍照保存在手机中,随后悄悄地将证明上的2022年改为了2023年。
朱某心里有些不安,但她一想到那笔丰厚的生育补贴,便鼓足了勇气再次提交了申请。她内心矛盾重重,一方面期盼审核能顺利通过,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的秘密被揭露。那几天,朱某几乎天天盯着手机,焦急地等待好消息的到来。
骗取津贴得逞
朱某迅速领到了超过两万元的生育补助。拿到这笔钱,她内心喜悦,却也带着几分忐忑。喜悦的是,这笔钱终于到手,而忐忑则源于她害怕自己的秘密被揭露。她纠结着是否应该就此收手,但贪婪占据上风,让她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她自我安慰,心想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抓到。
朱某的生活似乎因为那笔两万多块钱变得好了些,但她并未察觉,危险正悄悄地靠近。她紧紧握着骗来的钱,做着补贴家用的美梦,却没想到,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东窗事发落网
朱某的幸运并未长久。2024年8月,她被警方逮捕。那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贪婪和侥幸心理,对此深感懊悔。被捕后,朱某对犯罪行为毫无隐瞒,主动归还了津贴。她深知自己犯了错,迫切希望得到宽大处理。
朱某被捕,家中气氛变得压抑,悲伤和自责的情绪四处弥漫。家人未曾料到,她竟因一时的私欲而走上了歧途。这一行为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原本和谐美满的家庭也因此笼罩上了阴霾。
法律严厉制裁
2024年10月,案件被移交给乐清市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在审理过程中,检察官发现朱某非法占有,虚构虚假信息,骗取了较多的生育津贴,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同年同月,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朱某涉嫌的诈骗罪向法院提起了公诉。
法院审理完毕,对朱某判了七个月监禁,并决定缓刑,同时他还得交罚款。朱某虽表示了悔过,但依照法律,惩罚不能免除。这起案件让众多参保者警醒,提醒大家在申请补助时一定要遵循规定。
这个故事听完后,大家是否对朱某有了同情的感觉?欢迎分享你们的观点。另外,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支持!